新闻频道
2020
11/10
10:36

继往开来谱新篇,以文化人正此时——2020《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播出后获观众暖心回应(三)

来源:全国校园足球暨体卫艺官方

    2020年10月25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系列节目再次启程,走进校园,记录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展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成果,汇聚起延续中华文脉的强大青春力量。播出之后,反响热烈,参与节目录制的广大师生及家长纷纷给节目组发来观后感,以下是精彩感言:

    第五站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学生

    范鑫

    观看《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看到由我校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国画重彩工作坊的师生携手创作的《最美逆行者》,我的内心是激动的。《最美逆行者》是学校将中国画技法和蒙古族文化元素相结合而创作出来的扩展作品,很庆幸我是参与者之一。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通过《最美逆行者》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作品,以绘画的方式传递力量,这就是民族的力量!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学生

    朱荟如

    传承就是要将它传给一代又一代人。我们共同创作《最美逆行者》,还展现当地的习俗。蒙元文化以展现蒙元时期蒙古民族文化为内容,是成吉思汗在他统一蒙古族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的伟大事业中留下的历史足迹。我们还通过国画的形式展现了《最美逆行者》,在新型冠状病毒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他们,就是来自各个省市的白衣天使,是抗击疫情路上的逆行者。所以,我们要传承这种力量。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学生

    刘伊曼

    看完《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那洪厚的文化,当我看到有鄂尔多斯伊金霍洛第一中学国画班师生携手共画的《最美逆行者》,是将中国国画与蒙古文化合为一体创作出来的,在疫情面前,冲向第一线的是他们,那些不畏艰难的白衣天使,他们的这股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学生

    张欣钰

    看完《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浓厚,所以我们要把它一代代传承下去。我们共同创作《最美逆行者》,在疫情面前,是他们冲到了一线,是他们,不畏艰难。他们,就是来自各个省市的白衣天使,是抗疫路上的逆行者,他们的这股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学生

    武子桐

    观看了《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翩翩衣袖,袅袅舞姿仍停留眼前;声声古琴,隆隆鼓响仍回荡耳边。九九佳节,沐浴着传统文化的阳光,欣赏着各异的民族风情,我不禁想要赞叹我大美中华!疫情的往事历历在目,英雄的事迹铭记于心。我们一中学子用国画的方式表达对逆行者的敬佩,用点点滴滴的小事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值此重阳佳节,愿每一位莘莘学子成长为国家栋梁,愿祖国繁荣昌盛!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学生

    李嘉悦

    观看了《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我感受到国画是从古流至今的一门艺术,它记载了许多古人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从未失传的文化。为了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点燃传承文化的热情,学校老师与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携手创作了《最美逆行者》,一幅幅画描绘出了一位位白衣天使一个个站到抗疫一线的英雄与病毒殊死搏斗。最后愿中华绚烂文化传承。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教师

    杨建军

    在重阳节当天,我怀着激动而期待的心情,准时观看了《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特别节目。在短短的几十分钟里,节目组为我们呈现了各学校体育艺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成果,带给我很多心灵上的触动!我为孩子们那一张张充满纯真与朝气的脸庞所打动;为老师们那一颗颗真挚而专注的育人之心所感动;为那一幕幕精彩的展示场面所震撼;更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所折服。我们都知道,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让学校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土。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教师

    怀楠

    中国画凝聚了数千年中国思想、文化、艺术的成分,我们继承和发扬,并非某一方面,某种技法,而是通过这些技法去传达中国画的艺术魅力和其精髓,能让学生有更高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追求。学校作为传承与学习的主阵地,我们理应发挥它的作用,肩负“传道授业解惑”之责的我们,更应该深入浅出地引导着我们的学生,引领着我们的新一代。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校长

    张雪彬

    学校的价值就在于传承与创新。2018年8月,基于之前的美术社团,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国画重彩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正式成立,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传承民族文化,缱绻蒙元情怀”的活动主题,在创作实践中,学生们不仅了解了蒙古族的文化和历史,还体验熟悉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形式——中国画,让民族艺术和文化入脑入心,起到了“成风化人”的实践效果。课上课下,我们一起体验、分享工作坊带来的快乐与喜悦,最重要的是能将传统国画项目传承、创新。

    2020《传承的力量》重阳篇节目,展示了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传统国画艺术文化。在这里感谢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的平台

    正值重阳节我们收看了《传承的力量》,很震撼!希望《传承的力量》越办越好,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携手同行!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教育体育局局长

    贺占平

    在重阳佳节之际,由教育部主办的《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重阳节篇上线,面向全国、走进校园,记录文化传承脚步,展示文化传承成果,弘扬文化传承精神,以正能量的内容和接地气的方式给全国青少年上了一堂生动的文化课。

    节目中,以国乐、舞蹈、戏曲、国画等作为媒介,展示了当代青少年高度的文化自信和高超的传统文化素养,是各学段学生全面发展的见证,也是当下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彰显。

    节目中,通过摄影师的镜头记录了全国各地区各学校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让受众了解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各具地区特色的风俗文化,也更清楚的展示了56个民族同写中国字、共说普通话的高度民族认同。

    节目中,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第一中学传统绘画《最美逆行者》作为本旗的一张教育“名片”与全国观众见面。伊金霍洛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长眠之地,是蒙元文化的重要生发地。清末以来,来自晋、陕、冀等地的一代代走西口先行者,又把厚重的移民文化带到了天骄圣地,形成了兼具蒙汉,独具特色的多元地域文化元素。近年来,伊金霍洛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工作,不断挖掘地区特色,在理论指导,经费保障,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支持,提供平台。本旗教育体育行政部门不断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引入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传统文化融入学校建设,浸润学生心灵。从2014年开始,连续6年开展全旗性书画展示活动,累计3万多人次参与;成立9个艺术实践工作坊,举办艺术展演活动,让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融入课堂;2019年,引入课程资源,开展培训活动,在全旗51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展国学经典课程教学,成体系促进青少年了解国学经典,诵读名篇格言;2019年12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第二附属学校近百名师生把少年成吉思汗的成长历程搬上舞台,倾情出演大型儿童魔幻音乐剧《少年天骄》,为本旗开创校园美育新形式迈出坚实一步。

    当下,本旗各级各类学校根据实际从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戏曲、朗诵、传统体育项目、广播体操、大课间展示、体育艺术公开课等方面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方向,且成效显著。特别是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开设的民族传统祭祀、蒙古族象棋、蒙古族摔跤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体活动,已经成为展现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

    下一步,伊金霍洛旗将以本次展示活动为契机,把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放在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媒介,让文化自信从小植根在各族学生心中,充分起到以文化人、以文培元的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公民”打好精神底色。

    第六站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小学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小学学生

    徐紫涵

    怀着激动的心情,同父母一起观看了《传承的力量》,作为三里河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很自豪我的学校能参加节目,也很荣幸我能作为一分子参加了民乐队。通过民乐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了指尖传播音乐的成就感、也从跳动的音符中探索到了音乐的力量能使我消减负面情绪,帮助我缓解压力,同时还从各种民乐的搭配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震撼力,感觉浑身都散发着正能量。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小学学生

    于恬卉

    重阳佳节,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传承的力量》。

    首先,作为三里河小学的一名学生,我很自豪能有这次机会登上这个舞台;而我作为三里河小学的民乐队的一名队员,我也很荣幸。自从加入民乐队以来,我的校园生活就增添了很多色彩,不再是单纯的上课、下课和课间活动这么单一,愉快的训练让我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了质的进步。

    我们都知道,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让学校成为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土,成为传承与学习的主阵地。让我们肩负起“文化传承”之责,引领我们的新一代,传承那永不泯灭的民族之魂!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小学教师

    于红英

    民乐是我国传统的民族艺术,民乐合奏是展现民族艺术的最好方式。观看了《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心潮澎湃,最让我感慨的是《飞驰天路》节目的排练带给学生和老师的成长。

    作为老师,时刻牢记教育的初衷,致力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进行包括民族文化、传统技艺等诸多方面内容的培育和训练,养成克服困难、勇于进取、团结合作的品质,塑造文化自信。我将继续潜心钻研传统经典,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作为学生,在学习传承经典的同时,拥有了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学习经历,懂得了团队需要互帮互助互学互促。在课堂上、师生间、校园活动中,传承国粹技艺,继承民族精神,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更好地传承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小学教师

    马婷婷

    一首气势澎湃、激情洋溢的旋律,奏出了神州大地欣欣向荣,祖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日益强大的美好前景。观看了学校孩子们表演的民乐合奏曲《飞驰天路》,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我为我国的民族艺术能在校园扎根,能在孩子们身上得以传承而感到骄傲。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离孩子们已经越来越远。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有义务让所有的孩子从小就接触并了解民族乐器,让中国民族器乐这种经典艺术文化得以传承、发扬。

    多年来,学校师生在民乐的教与学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也取得了傲人成绩,有幸能在教育部提供的《传承的力量》这样高的平台上展示,使我们这么多年的教学成果得以肯定,我们倍感荣耀。

    未来我们将继续潜心钻研民乐这一传统经典,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我们也将有计划地培养孩子们在民乐方面的素养,争取做到人人爱民乐,让民乐成为孩子们的日常。同时,培养素质高的学生以帮助他们实现民乐的专业发展,真正实现中国民族器乐这种经典艺术文化的传承。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小学

    艺术分管主任

    王凤娟

    一曲《飞驰天路》,留下恢弘气势,不仅是民乐合奏,还映衬着中华文明精神力量的传承。观看了《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我作为一个艺术教育工作者,能为传统文化在校园扎根、在学生心中扎根出一份力,感到无比荣幸。

    《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我看了数遍,孩子们一笔一划的描绘,一拳一肘的击打,一弦一弓的练习……没有哗众取宠的形式,只有看到、做到、悟到、得到的真实体现。感谢有你——《传承的力量》,你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你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老师们指引了今后教育的方向;你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孩子们增加了更多的文化自信。

    今后,我将继续和学校艺术教师携手,使民乐在传统民乐的基础上,着力创新、发展,让民乐合奏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小学校长

    刘晓瑜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小学阶段是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阶段,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里河小学的民乐合奏,不但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也提高了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育了学生文化自信。我们将利用《传承的力量》这个契机,进一步将文化传承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体系中,在实践中做实做强,让优秀传统文化入心入脑,让学生真的去熟悉、理解和自觉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以内化为每位师生的日常言行。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教育局副局长

    邵名果

    因文登区三里河小学的参演,重阳节这天我特意收看了教育部主办的《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

    整台节目从北方草原内蒙古到南疆边陲广西,从四川盆地的绵阳到东海之滨的威海,从南方科技大学到中原乡村小学,参与的师生不计其数;从急管繁弦的传统器乐到志趣高雅的古琴舞蹈,从独具特色的五色糯米饭到诗乐交融的校园君子操,从浓墨重彩的传统绘画到传延千年的招子鼓……每一个独具韵味的作品背后都是无数的师生持之以恒的硕果,体现了“知识就是力量,力量来自方向,方向来自传承”的教育理念,也充分反映出编导者和拍摄者的教育敏感和专业艺术水准。

    几十分钟的节目,一口气看完,晃为瞬间。那种纯净,那种古韵,那种热烈,深深打动了我。然而,这样好的节目平时却很少看到,这说明我国的传统教育还任重而道远。

    三里河小学的活动能够入选,这是对我们文登教育多年来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褒奖和肯定,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在传承、创新、发展上着力,探索建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效机制:以课程建设为引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以实践活动为载体,搭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成果展示平台;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以基地建设为支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让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在时代中焕发别样光彩。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小学

    学生家长时永红

    遍山插茱萸,携弟兄三两,九九重阳,登高赏秋菊,万里品酒香。1989年,中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于是这一传统节日又成为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的节日。重阳节,一个熔铸了民族情感的节日,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节日。

    重阳节,我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传承的力量》节目,欣喜地看到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我的孩子比较喜欢传统文化。今年还参加了威海市“国学小名士”比赛,获得优异的成绩。作为学校民乐队一员,孩子在传承民族器乐的道路上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学习民族器乐,可以让孩子很好的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深切地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培养自律与持之以恒的能力。

    90年前,毛泽东在《采桑子·重阳》一词中写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今天的重阳,尊老敬老已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在温习重阳节的习俗中,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能以亲身的敬老孝老体验,让这一传统节日焕发出新的活力。“孝” 是人性之美的闪耀;是德之本,教之始,善之先。孩子在这样的艺术熏陶与行为体验中定会成为德才兼备之人。

    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就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的精神气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我相信,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会让我们的孩子更优秀。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小学

    学生家长毕巍

    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由教育部主办,由三里河小学艺术师生参与的《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节目。特别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自信、大方的台上展示,满怀感恩之心参与敬老院的“爱老敬老”活动,作为一名家长,心中由衷地感到自豪。自豪的是,自己的孩子有幸就读于这样一个着力培养学生艺术素养,注重传统文化传承的学校;自豪的是,有这样一支优秀的艺术团队教师的引领,让孩子学有榜样,做有规范;自豪的是,学校能够给孩子这样一个大大的舞台。这将在孩子的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让孩子萌发积极向上的力量。自豪的同时,更加感到欣慰。欣慰孩子在这次展出之后,更加热爱二胡这项传统艺术,更有热情投入到今后的日日练习中。相信有了这次历练,他将在二胡的艺术传承中越走越远。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三里河小学

    学生家长赵莹

    重阳节这天跟孩子一起观看《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看到学校为孩子们提供的齐全的乐器、老师们认真负责的教诲、孩子们那一弦一弓的练习,我深深地被震撼了。三里河小学的老师们把民乐这种出传统文化带进课堂、又秉承学校“孝行”的校训精神,带着民乐和传统习俗的花饽饽走进敬老院,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培育了深厚的民族情感、留住我们国家最传统、最精华的东西,拉近了孩子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接触民乐、积极感受下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能从中学习其优秀的品质。

    第七站

    南方科技大学

    南方科技大学非遗社学生

    张程浩

    观赏完这期自己也有参与演出的节目,感触良多。一曲《秋风词》,令人涕泗下。从筹备时第一次读到这首诗时,暗暗赞叹“何如当初莫相识”的张力;到排练时反复吟咏,秋风、秋月、落叶、寒鸦等等意象组合成的一整幅画面浮现眼前;到最后琴瑟和鸣,和着曼妙的舞姿,在微雨中大声诵读。回看我们表演的视频,除了整个过程中自己得到的点滴美的体验,能感受到我们非遗社的同学在弘扬和传承非遗文化中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排练时的辛苦和老师们的全程支持也是非常值得了。

    南方科技大学非遗社学生

    段艾浓

    非常荣幸作为舞蹈团的一员参与到《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的节目拍摄过程中去。

    于我而言,传承的力量其实就凝聚在交流的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古典舞的学习,我们从形体和音乐中体会和感悟前人的思想和心情,完成了一次与古人间跨时空的交流;另外一方面,通过这次的排练,我们各个社团间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合作,我们也能够从更多的维度建立起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

    作为理工科大学的学生,我们在平时很少有时间和机会可以系统地学习到中国传统的文化或者说技艺和技巧。但是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我们可以逐步地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我觉得这就是我们体现传承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南方科技大学非遗社学生

    李心平

    如果放在两年前,我绝对没有办法想象有一天古琴会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也不会想到有一天会作为古琴的校园传承者之一参加节目的录制。

    还记得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曾经建议我们学习一项传统文化技能,因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南科大,我们用英文教材,英语教学,学校努力与国际接轨,也鼓励和希望我们能够在毕业后出国深造。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这一项传统技能或许就能成为我们背后的文化依托,让我们免于文化隔阂可能带来的孤独,永远对自己的出身和文化背景感到自信和自豪。

    要说为什么选择了古琴,“一见钟情”是不可能的。古琴的琴音从上古时代逐渐演变流传,似乎是过于地深沉内敛、源远流长,以至于好像与现代音乐的审美已经产生了一些隔阂,如果不是自己在学习古琴,恐怕也难以欣赏。但对我来说,或许这也正是一种去从精神上揣摩、接近古人的思想和境界的方法,也是一种去习得前人智慧的方式。其实,无论是传统文化的什么传承形式,最终通往的都是同一个地方,很高兴在古琴乃至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希望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南方科技大学非遗社指导教师

    陶一

    传承的力量,来自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传习、传承、弘扬是非遗最好的保护方式。这次《传承的力量》摄制组来南科拍摄,是对我们南科大传统文化的实践教育成果的肯定和鼓励。我们的传统舞蹈、古琴艺术、传统诗词吟诵都是传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珍贵遗产,通过服饰、舞蹈、古琴、吟诵、诗词、传统节日习俗等非遗载体,汲取民族文化精华和营养,感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审美意趣,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在南科大十周年生日来临之际,我们坚持科学与艺术比翼齐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的道路上,走向更大的辉煌。

    南方科技大学古琴社指导教师

    孙孝雨

    感谢《传承的力量》节目组及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推广传播中国传统古琴文化,让更多的人喜欢古琴,学习古琴,非常感谢。

    南方科技大学舞蹈社指导教师

    刘珵艺

    什么是传承?如何更好的传承?整个看的过程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看完后我也得到了满意答案。一门文化、一门艺术甚至是一个文明,之所以能够称之为文化、艺术、文明,正式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传承不是一味原封不动的藏起来,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进行发展式的传承。技艺上不用多说,绘画、舞蹈、篆刻、古琴等等,都会有加入新时代的思维和审美。就连一千年前的艺术品,我认为放在现代社会,也会由现代社会赋予其不一样的意义和内涵。回到南科大选送的这个将古琴、吟诵、舞蹈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来说,均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这三个品类的艺术之所以都是非遗名录,正式源于其传承的力量,在传承中有继承,在继承中有发展。直至今日,这些门类的艺术仍然拥有历史的厚重也闪耀着时代的光辉。艺术中心的毕宝仪教授的讲话让我非常动容,她说:“我们进行的艺术教育其实就是全人教育。”的确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进程当中,科技越来越发达、技术越来越革新。但是支撑整个社会正常运作发展的必然需要文化的力量,而艺术本身就是文化。是一种用艺术语言来讲故事的文化。而艺术的学习和熏陶正式是“全人教育”中的一部分。塑造健全的人格,完善审美的认知。艺术同时也是最好的传承形式,能够称之为国宝的几乎全是艺术品,也只有艺术品能够拥有流传千年的传承的力量。

    南方科技大学艺术中心主任

    毕宝仪

    很高兴南科大选送的节目《秋风词》能通过《传承的力量》,将中国年轻一代对非遗文化和优秀传统的热爱,传递给更多的人。在节目中看到老师同学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真切感情和全情投入,我本人也深受感动。作为南科大这所一流理工科大学的美育践行者,我也从中深刻体会到了我们工作的重要性和价值感。感谢《传承的力量》,愿未来能让更多经典的艺术在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心中开出灿烂之花。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李凤亮

    家国情怀是南科大人的精神底色。作为高校教师,我们一直希望南科学子不仅要有创新创业的时代梦想,还要有悲天悯人的家国情怀,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核心。

    很欣慰在《传承的力量》中看到了南科大同学们的精彩表现,希望以后南科大校园中能涌现更多《秋风词》这样的优秀艺术作品,通过学习一门传统文化、掌握一项传统艺术技能等方式,更深刻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升人文艺术修养,终身受益于经典文化艺术的浸润与陪伴。这是我们南科大美育教育的意义,也是“立德树人”最好体现。

    《传承的力量》砥砺前行在路上

【责任编辑:于璧嘉】

【中国吸引力】中部腹地的“高原雄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2-05 11:23:40

听张彬彬唱《回江南》,走进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07 16:33:50

山河远阔,人间烟火,一起走进星城长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1-11 17:04:26

高伟光:在鸡西,行走不一样的“江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8 14:04:17

苏州的文艺范儿都“藏”在诗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4 10:06:30

听胡先煦唱《津门谣》,解密天津城里的吃喝玩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0-12-25 09: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