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风骨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鼎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05月19日

高岭土的故乡、景德镇制瓷工艺的源头——瑶里古镇。

画坯。

御窑考古现场。

清代景德镇窑场群。

(元)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

(南宋)青白瓷纹魂瓶。

(清)乾隆金地粉彩缠枝纹葫芦瓶。

景德镇市所处地域,在大约10亿至14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尚为一片汪洋。大约1亿至5亿年前,燕山运动发生,这片地域自海中隆起,地质运动从此赋予了其东北高、西南低的山地丘陵地貌,河流山川密布,丰富多样的矿藏聚集于此,“瓷都”景德镇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宜陶之地名景德

景德镇市所在地域蕴藏的矿藏种类多达40余种,这其中又以高岭土矿和瓷石矿的藏量最大,矿点众多,分布于上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宋代之前,景德镇地域地表瓷石矿体为经过充分风化的白色粉末状固体,其中钾、钠和铁含量低,质地上佳。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古人于瓷石矿产地依山建瓷窑,临水建碓厂(水碓是通过水力进行舂米的工具,在景德镇地区也被用来粉碎瓷土矿——记者注),他们是南方窑场里最早一批用单一瓷土矿烧制出青白瓷的制瓷人。五代时期,这一区域便已显示出其原料的优势,精美的青白瓷于众多名窑中脱颖而出,广受欢迎。

发源自安徽祁门的昌江水源充足,拥有东河、南河两条主要支流。昌江为景德镇提供了便利的水上运输条件,位于其上游的瓷土、木炭和窑柴可顺江而下,到达景德镇。景德镇的运瓷船又能够沿昌江经鄱阳湖,进入长江,最终通至全国各地。

东河和南河流域产出多种瓷土矿。东河上游为山地,地形陡峭,植被茂盛,多泉水溪涧,较大的水流落差为生产瓷土提供了充足的水力资源。古人使用水碓加工瓷土矿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水碓是古代具代表性的运用水力机械完成工作的先进技术,极大地便利了瓷土的生产。20世纪50年代,雷蒙机逐渐取代水碓来进行瓷土矿石碾碎工作,但因为经水碓加工过的瓷土成本较低且质量好,所以有部分水碓沿用至今。在制瓷业发达的明清时期,顺东河至昌江入江口凤凰咀一线长达百里的河道上,设置有3000余支水碓。东河和南河流域内干净的水源也为淘洗瓷土提供了条件。

烧制瓷器自然少不了火的参与。景德镇地处黄山余脉,森林资源广布,拥有木本植物共计95科350种。其中,马尾松含脂高,用其劈成的窑柴可烧瓷,且火焰旺、温度高,是烧制瓷器的优质燃料。大量的松木资源为景德镇烧造瓷器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在明代之前,人们通过就地取材即可获得燃料,大大地节省了运费,提高了景德镇窑场的效益。

南宋时期,景德镇制瓷的主要原材料产地——三宝蓬的表层风化成熟瓷土被开采殆尽,当地制瓷产业开始出现原料短缺危机。元代时,制瓷工人于景德镇瑶里东埠附近的高岭山中发现了一种黏土,其软质,不仅可与三宝蓬表层以下未风化的瓷土矿混合在一起烧制瓷器,而且还能提高瓷胎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的稳定性,制瓷产业从此得到转机。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亦有记载:“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

高岭山中的制瓷黏土具有如此效果,是因该粘土中含有约35%的三氧化二铝,其烧结温度在1700摄氏度以上,与瓷土矿混合烧制,可以作为骨料(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记者注),从而起到增加瓷器烧成温度(陶瓷坯件烧结成器所需要的温度——记者注)范围,减少形变,提升瓷化程度的作用。

高岭土的发现拓宽了制瓷原材料的选择范围,而高岭土与瓷土矿混合制瓷的“二元配方”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提升了瓷器的物理性能,实现了更薄、更大、更复杂的瓷器的烧制。可以说,高岭土的使用不仅结束了南宋时期景德镇的制瓷原料危机,同时还为元、明、清三朝的景德镇陶瓷业发展提供了保障。

景德镇使用高岭土烧制瓷器的历史比西方早了500年,这种制瓷技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陶瓷产业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721年,曾至中国传教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首次向西方揭示了高岭土的存在。1869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来到中国进行考察,其归国后在著作《中国》中详细介绍了景德镇高岭土制瓷,李希霍芬甚至还用“高岭”两个字的字音创造出了单词“Kaolin”,而“Kaolin”也在之后逐渐成为“制瓷黏土”的世界通用名词。

景德镇之名的由来其实有一段渊源。唐代时,景德镇尚称“昌南镇”,是浮梁县所辖的一座小镇。昌南镇中产出的瓷器质量上乘,被称为“假玉器”。到了宋代,全国各地窑场数量众多,其间激烈的竞争使得一批名窑涌现,各式风格独特的瓷器也相继现于世人面前。

昌南镇凭借其成熟的制瓷工艺与高质量的瓷土等优势,于宋初创制出了一种淡雅的青白瓷(亦作影青瓷)。这种青白瓷富有光泽且细腻精美,被人们称为“饶玉”。此外,青白瓷的瓷质、成本控制等方面也已超越了当时的龙泉窑和定窑(宋代六大窑系)。昌南镇青白瓷从此脱颖而出,成为广受国内外青睐的瓷器品种。同时,随着市场对青白瓷需求量的增大,昌南镇的陶瓷制造规模也逐渐扩大,并最终形成了庞大的青白瓷瓷窑体系。

宋景德年间,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对昌南镇出产的瓷器喜爱非常,于是宋真宗命昌南镇制造御用瓷器以进贡朝廷,并将其年号“景德”赐予昌南镇为地名。后来人们开始将昌南镇生产的瓷器称为“景德镇瓷器”,昌南镇也最终更名为景德镇,为浮梁县所辖。朝廷还于当地设立了“监镇官”,专理瓷器的贸易与税收。南宋时,景德镇瓷业继续发展,其所制青白瓷产品销往各地。景德镇也名扬海内外,成长为江南重镇。景德镇青白瓷的独特风格也影响到了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等地的窑场,从而形成了特征鲜明的青白瓷系。

明朝时,除景德镇外的许多窑场日渐衰落,宋应星曾于《天工开物》中写道:“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

景德镇的壮大也不断吸引着江西境内的民众聚集于此地谋生。明嘉靖年间,“(景德镇)统辖浮梁县里仁、长香等都居民,与(饶州府)所属鄱阳、余干、德兴、乐平、安仁、万年及南昌、都昌等县杂聚,窑业佣工为生”(《饶州府志》)。而此时,景德镇的人口也已“主客无虑十万余”(《浮梁县志》)。明万历时期,景德镇已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瓷器手工业城镇,其间窑炉遍布,制瓷业兴盛。王世懋曾在其所著《二酉委谭》中描述了景德镇的繁荣景象:“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炸天,夜令人不能寝。戏呼之曰四时雷电镇”。到了万历后期,镇上佣工更是“每日不下数万人”(《江西通志》)。而此时的景德镇也已从一个制瓷手工业小镇,发展成为一座专门生产和经营瓷器的著名手工业城市,并由一处瓷器产区进化为全国陶瓷产业的中心。

清代时,景德镇的规模在明朝基础上继续扩展,《浮梁县志》中记载:“镇距城二十里,而俗与乡邑异,列肆受廛,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清代陶瓷艺术家唐英在其著作《陶冶图编次》中如此描绘景德镇:“景德一镇,僻处浮邑境,周袤十余里,山环水绕,中央一洲。缘瓷产其地,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万,靡不藉瓷资生”,唐英还曾评价景德镇“其人居之稠密,商贾之喧阗,市井之错综,物类之荟萃,几与通都大邑”(《陶人心语》)。

清代的景德镇,已形成了以御窑厂为中心,东起里村,西通三闾庙,北至观音阁,南达小港咀的区域格局。其两条主街道与昌江平行,近百条街巷交错其中,所构成的“格子状”巷弄也已显现出了近现代景德镇城市的基本样貌。

御窑厂前世今生

2003年,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原司长孟宪民考察景德镇时曾评价:“景德镇陶瓷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已经出土的和仍然埋藏着的极其丰富的古代瓷器制品,更为难得的是,景德镇仍然遗存着古代特大规模、相当完整复杂的瓷业体系。这一庞大的瓷业体系是由原料产地、交通道路、水运码头、作坊窑场、商埠民居、城池衙宇、技术民俗等构成的,依托于自然山水,涉及了社会经济和人文精神的方方面面,堪称人类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她保存至今的古代瓷业遗迹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丰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段文字中提到的规模庞大的瓷业体系的核心,正是景德镇御窑厂。

景德镇御窑厂是明、清时期专门负责制造御用瓷器的场所,它是中国历史上制瓷规模最大、时间最久、工艺最优的官办造瓷厂。同时,也是中国瓷业发展史上巅峰时期的代表。

出产于景德镇御窑的瓷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价值。这些精致优雅的瓷器佳作不仅得到了国人的认可,同时也被海外的收藏家和各大博物馆所珍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文化瑰宝。

可以说,景德镇御窑厂的建立,对于景德镇得到世界瓷都的地位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对于现存的御窑厂遗址与其环境背景的研究,是认识景德镇乃至整个中国陶瓷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基础。从御窑厂遗址出土的瓷片,不仅是专家们考究景德镇御窑瓷器、鉴别和鉴赏古代陶瓷制品的重要依据,更是“瓷都”景德镇上千年发展历史中珍贵的艺术遗存。

御窑厂的故事要从宋朝说起,那时北方正饱经战乱,许多瓷窑因此荒废,大批制瓷工匠开始南迁,持续为景德镇瓷业的繁盛添砖加瓦。到了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于景德镇珠山设置了“浮梁瓷局”,“浮梁瓷局”在此后的70余年里专门为皇室定制各式瓷器。

明洪武年间,朝廷在景德镇开设了皇家御器厂,清代改名为御窑厂。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直到公元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皇家御窑厂经营了近600年,历经了两个朝代27位帝王。在这近600年的时间里,有30余位内务府官员曾负责过御窑厂的管理工作,期间实行督陶制度,督陶官的官阶高至四品。

景德镇御窑厂里出产的瓷器被称为官窑瓷,制作官窑瓷需要使用最优质的原料,同时配以精挑细选出来的工匠,可谓不计成本。此外,官窑瓷严格禁止流入民间,明朝时更是严禁民间仿造,违者将会被治罪。

官窑瓷器与民窑瓷器比起来,不管是质量还是做工水平,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官窑瓷器代表了明、清两代中国陶瓷艺术与制作技术的至高造诣,成为当时瓷器制造巅峰产物。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与鉴赏价值的景德镇官窑瓷器在世界陶瓷发展史上亦占有特殊的地位,西方世界更是以“瓷”(china)代指“中国”(China)。

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的发掘过程可谓一波三折。明、清两代的景德镇珠山地区存在着大量古窑场。但随着上百年的岁月流逝,位于地面以上的建筑物已然消失不见。现代的珠山区域已经成为景德镇市民生活的中心地带,而昔日御窑厂的遗址正隐藏在这片民居街巷中。御窑遗址连同其中埋藏的珍宝的具体位置,曾一度是一个谜。新中国成立之后,考古专家始终没有停止对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确切位置的讨论与寻找,然而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仍然没有发现。

1982年的一天,正在珠山中路附近街道上施工的工作人员在挖出的泥土中发现了数百片瓷器碎片。后经过当地文物专家鉴定,这些夹杂在泥土中的碎瓷片,均为明代宣德年间生产的供皇家使用的御用瓷器。从此,对景德镇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发掘也正式揭开了序幕。然而,受到景德镇地面上密集的建筑物的限制,之后的考古挖掘工作并没能迅速开展,景德镇御窑厂的真正方位依然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1987年夏天,景德镇龙珠阁被重建,当挖地基的工人挖至地下约4米时,数万片堆积在一起碎瓷片重见天日。经鉴定,这些碎瓷片是明成化年间的御窑瓷器。此次发现震动了整个中国陶瓷考古界,而御窑厂之谜也开始被慢慢解开。

1994年7月27日,在龙珠阁附近的一处民房改建工地上,考古专家又发现了明朝初年釉里红花卉大碗的碎片。这次发现最终确定了古御窑厂的中心,正是处于龙珠阁至市政府大院这片总面积约5.1万平方米的区域内。2000年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考古研究所和景德镇陶瓷馆的专家共同组成御窑考古工作队,开始对珠山御窑遗址展开全面的保护和发掘工作。

2002年年末,景德镇市政府那块挂了几十年的门牌消失了,搬运货物的车辆也开始频繁地进进出出。为了方便对位于政府大院地下的御窑厂遗址的发掘和保护,景德镇市政府办公室以及其他18个政府部门从这块人们寻找了许久的“埋宝”之地迁出。

2003年,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被初步发掘和恢复,其中共清理出官窑11座。它被评为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引起了国内外陶瓷考古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御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2007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至此,神秘的景德镇古御窑厂终于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5年3月,景德镇正式启动以御窑厂遗址为核心的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2017年1月,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批准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御窑厂遗址拿到了申遗的“入场券”。

非遗保护进行时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正式命名并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五项基本内容,其中便包括“传统手工艺”。

2006年,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被归为“传统手工技艺”列入名录。同年,景德镇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申报评选工作全面展开。截至2014年3月,景德镇共申报、评选、登记在册49个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包括“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8项与陶瓷手工技艺相关,例如“景德镇市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景德镇市传统雕塑瓷制作技艺”“景德镇市传统颜色釉瓷烧制技艺”;2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有15项与陶瓷手工技艺及文化习俗相关,包括“景德镇市传统制瓷原料加工配制技艺”“景德镇市传统薄胎瓷制作技艺”“景德镇市传统釉里红瓷烧制技艺”“景德镇市传统影青瓷烧制技艺”“景德镇市陶瓷乐器制作技艺”“景德镇市中秋烧太平窑节俗”“景德镇市瓷业祭拜习俗”“景德镇市传统瓷业语言词汇”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市手工制瓷技艺”是景德镇陶瓷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代表。宋代时,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的重要工序已初步形成,制瓷程序分工也逐步细化。

瓷坯的制作主要采用拉坯、印坯、利坯、修足、蘸釉、荡釉等技艺,接着采用匣钵仰烧、垫钵覆烧、支圈覆烧等技法进行装烧。元代时,使用高岭土与瓷土矿混合的“二元配方”与青花釉下彩绘技艺被发明出来。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体系基本完善,“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天工开物》),制瓷的每一道工序都被明确细分,专业化程度高,制瓷效率得到了提升。

说到这里就需要提到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最核心的五道工序,它们分别是:拉坯、利坯、画坯、施釉和烧窑。

拉坯,也被称为“做坯”,即制作器物的雏形,是将置于坯车上的泥原料用轮制成型技术为坯件做出所需的形状和适合的尺寸。

利坯,也叫“修坯”,是将经过印坯环节(用模具印制所需陶瓷器物的坯体——记者注)后的厚度规格不一的粗坯,通过旋削的技法进行加工,使其厚度适当、内外一致。

施釉,即通过浇、蘸、涂、荡、吹等方法,在器物坯体内外施一层玻璃质釉,从而使坯体光滑润泽。

画坯,即使用青花颜料于坯胎上绘画或写字,也称“画青花”。

烧窑是将盛有成坯的匣钵置于窑床上,燃烧松柴或槎柴至1270-1300摄氏度,采用氧化焰与还原焰结合的方法烧制24个小时,最终将匣钵内的坯胎烧制为瓷胎。

在景德镇分工完备的御窑厂中,制作瓷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各自的作坊。由于分工不同,制瓷工匠们都各自掌握着专门的技艺并以此为业。这不仅保证了制瓷工艺的专业水平,也为制瓷技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可能。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及生产体系是中国陶瓷产业中的伟大成就。然而,随着瓷业机械化生产的发展变革,景德镇瓷业开始衰落甚至濒临消亡,许多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正在持续流失,亟需抢救与保护。

除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外,“景德镇市瓷业习俗”也是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德镇瓷业习俗与景德镇制瓷历史相伴相生。景德镇瓷器生产五代时期便已然开始,景德镇瓷业习俗也诞生于那时。到了宋代,景德镇瓷业已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瓷业习俗的雏形也随之形成。元代发明的“二元配方法”,不仅加速了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了景德镇的瓷业习俗。明朝时期,由于御窑厂的建立以及海外市场的扩展,众多散落于乡间的的小型瓷器作坊逐渐集中到景德镇城区,进而形成拥有大量劳动力的手工业工场,景德镇因此成为人员构成复杂的陶瓷大都会,同时这也为景德镇瓷业习俗的最终形成打下了基础。

清代继续在景德镇设御窑厂,并确立了“官搭民烧”的管理制度,景德镇同乡会、行帮由此而生。同时,各大会馆纷纷出现,多样的行规也应运而生。中秋节烧“太平窑”节俗、“瓷业祭拜习俗”等盛行,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体系至此形成。

民国时,客籍瓷商队伍的持续壮大以及瓷行、瓷庄和瓷号的大量出现是当时景德镇瓷业习俗文化的主要表现。拥有着瓷行、瓷庄或瓷号的各地商帮与外地进行联系和沟通,实际操控着景德镇瓷器的行销,而这些商帮带来的各地的文化民俗也为景德镇瓷业习俗增加了丰富的内涵。

当下,对于景德镇陶瓷手工技艺及文化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持续开展。2019年,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市青瓷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入选2019-2021年度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名单,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入选2019-2021年度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名单。此外,景德镇市的多家陶瓷企业也已入选2019-2021年度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至2019年,景德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中,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68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93人。

(感谢景德镇市委党史和地方志办公室提供相关图文资料)

 

【责任编辑:姜蕾 齐征 王国强】

《我与姑母叶嘉莹》:难忘人生岁月亲历者和参与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17 19:30:57

8K制作冰雪科技系列纪录片《点燃心中的美好》上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17 19:30:54

面对疫情,西安交大青年“向阳而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17 15:31:13

什么是“新青年”的实验艺术,来景德镇看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16 19:21:19

《心居》笑和泪中开播 平凡人生为幸福而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17 10:38:34

【温暖一平方】活态传承,让花鼓绽放新时代的生命力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16 17:23:45

《我的青春不后悔》MV歌颂奥运精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13 15: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