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致传承,笔墨写春秋

——2021《传承的力量》教师节篇播出后获观众暖心回应(三)

来源:全国校园足球暨体卫艺官方2021年09月27日

2021年教师节前夕,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系列节目继续延续,摄制组走进校园,记录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传承的力量》教师节篇展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成果,汇聚起延续中华文脉的强大青春力量。播出之后,反响热烈,参与节目录制的广大师生及家长纷纷给节目组发来观后感,以下是精彩感言:

第三站 成都大学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 刘昭邑:

《传承的力量》通过学校真实的教学组织,向观众展示了师生之间对传统技艺的“传”与“承”。得益于学校开展的漆艺人才培养课程,让我能够接触到漆艺这项韵味斐然的非遗技艺。成都漆艺是历史悠久的,因其耐腐蚀耐盐碱的特性,它穿越三千年最真实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造物观、审美观,将巴蜀地域特性彰显得淋漓尽致。成都漆艺是历久弥新的,因为总有些坚守的匠人将技艺代代相传,也总有人不忘延续文化的根脉。如今,教育、艺术、设计、新媒体各行各业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传承中华文化出一份力,其中,高校设立传习基地、文创设计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在校学生接触到成都漆艺。除此之外,每一所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优秀艺术修养和道德品质所做的努力和工作,都值得借鉴。相信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还会有更多的同学对优秀传统文化从了解到热爱,从理论到实践,从刻意学习到耳濡目染,让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我想这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传承的力量。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 潘静怡:

作为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一名研究生,我很荣幸能参与录制《传承的力量》节目。在日常学习和此次拍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成都漆艺的温润质朴的内在美。因为生漆容易致敏,很多同学戏称能学漆艺的人都是“天选之子”,因此我也十分珍惜学习漆艺的每次机会。在学习过程中,雕刻、磨漆,一道道工序下来,自己仿佛也变为了传承人,既自豪又无形中多了一份责任。成都漆艺是瑰丽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有义务将传统文化传承发扬。我们正值风华正茂,应不畏艰辛做文化的新一代传承者,并利用新思想、新技术,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 彭勋蝶:

非常开心看到教育部主办的节目《传承的力量》中有成都大学的内容。节目中出现的各类传统文化项目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之宝。这些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促进了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继承,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漆艺在创作过程中不但需要技巧的熟练,更重要的是创作者思想情感以及精神品德的注入,只有深入了解并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胸怀民族热情,才能让创作出的作品有灵魂,有深度。换言之,对学生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成都漆艺是相辅相成的存在。通过学习漆艺,学生们在优秀的传统文化熏陶下感受和传承着文化的魅力,提升着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趣味,而习得的文化精神,又反过来滋润着学生们的创作与学习。学校作为传承与学习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让学校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土。


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 刘心怡:

观看完这一期《传承的力量》后,又一口气将往期视频全部看了一遍,一期期节目真正让我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文化的古朴与当今校园传承的创新相互交融,为我们展示了各所学校为传承优秀文化艺术所作出的努力与探索。不论是往期的武术还是新一期的漆艺,《传承的力量》都让观众看到一条文化传承的可行之路,即通过非遗进校园等形式来传承中华文化。纪录片中的主人公都是平平凡凡的教师、学生,在大家通力营造出的浓厚教育氛围下,师长们的精神感召和学生们的心之所向融合在一起,凝聚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传承的力量。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如今,很多学校已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作为学生的我们,更不应辜负这些成果背后的艰辛付出,而应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不断学习、应用、创新、推广,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人都全身心喜爱、推崇的宝贵财富。


学生家长 杨英姿:

通过《传承的力量》,看到学生们能够有机会浸润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里,深入学习传统技艺,感触颇深。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一起联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学习,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感悟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机会,更是为更多的家长提供了传统文化家庭教育的新思路,那就是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成为孩子日常生活中无可取代的一部分,通过体育、艺术、文学、书法、朗诵等方式,普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从了解、知道,逐渐上升为热爱,使传统文化融入到他们的生活里的,从而达到传承的目的。而家长在日常教育中,更应注重潜移默化的引导,家长的不了解不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借口,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充分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不一样的传承之美。

【责任编辑:于璧嘉】

烛照千载的文明火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7 12:06:23

读懂了《松花江》 你就读懂了东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25:46

《一生一世》开播 任嘉伦白鹿奉上小火慢炖爱情浓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25:44

解码世遗泉州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9:43:37

“棒!少年”们有了新的“梦想教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18:03

《故宫日历》虎年上新,开启下一个12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4:32:48

《江姐》2021版首演,经典民族歌剧“新”在哪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2 17:19:00

欧阳立安传记出版 从上海滩走向共产国际的小革命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2 17: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