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敬老之风 扬中华美德——2021年《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播出后获观众暖心回应(三)

来源:全国校园足球暨体卫艺官方 2021年11月02日

2021年重阳节前夕,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的《传承的力量——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展示活动》系列节目继续延续,摄制组走进校园,记录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展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成果,汇聚起延续中华文脉的强大青春力量。播出之后,反响热烈,众多观众给节目组发来观后感,以下是精彩感言:

中国海洋大学站

中国海洋大学太极拳队队员

冯熙尧

观看了《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这期节目,我感触很深。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等功能为一体的传统拳术。在团操当中,同学们以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表演生动展示了太极拳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参与这次表演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作为当代青少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海洋大学啦啦操队队员

梁昊

啦啦操源自于西方国家,是一项振奋人心、激励士气的体育运动,虽然西方国家与中国的文化背景大相径庭,但是团结一致、集体至上的精神是有共通之处的,此次团操演出即是中西方文化相融合的创作实践。特别感谢《传承的力量》给了我们中国海洋大学学生一次展现自我和学校风貌的机会,今后,我一定会在深耕自身专业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

袁铂韬

团操以啦啦操与武术结合的形式向我们昭示了青春不竭的动感与活力,不断变换的方阵,向我们传递代表着青春与活力的强有力的口号,气宇轩昂,荡气回肠,与音乐交织在一起,弥漫了整个运动场。它代表了中国海洋大学所有同学的心声,展现了学校特有的青春与活力。


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体育系系主任

陈平

发扬传统文化在实践教学中的深厚底蕴,与我们国家深厚的海洋文化相结合,是我们学校师生肩负的重要责任。在节目中,我看到了同学们的团结一致,他们随着音乐律动,展示出了学子们神采奕奕的精神风貌。


东北大学站

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副主任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院执行院长 白旭旻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具有全体系、全系统、全功能传承人类文明的卓越文化,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凡被中华文明选择的文化形式,即可进入有效传承过程,而不至消亡,即是用中国之大“道”,传承外邦之小“器”。

本人曾专程观摩过东北大学艺术学院的木偶表演课程。在这里,我们见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精英文化与民俗文化、校园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创造性融合和创新性成果,见到了中国民间文艺无与伦比的活力和东北地区独一无二的民间文化活性。所以,对于这次能够入选教育部《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我并不意外。东北大学艺术学院用传统文化、用民间文艺光耀学校的舞台,是值得赞赏的。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

博士研究生 柴亚晶

木偶戏以木偶外在形象与内部构造为依托,结合音乐、戏曲、唱腔、动作等表现形式构成其表演技法。木偶表演(操作)技艺是木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木偶演员需要做的不仅仅是把木偶举起来、动起来,还需要表现木偶人物的动作、性格、喜怒哀乐等情绪,同学们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将木偶戏表演做到了极致。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助理

副教授 樊强强

整套木偶戏的编排流畅自然,结构浑然一体,虽个别程式的细节处仍需继续打磨,但瑕不掩瑜,这部戏不仅做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独具匠心地融入了现代木偶戏的艺术风格,全面地展示了木偶戏表演者们对中国木偶戏的“守正”与“创新”。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木偶戏的每次改编与表演都不断丰富着木偶戏的文化内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年轻一代的木偶戏人正在生根发芽,正是他们这些点滴的尝试促进着跨文化戏剧的发展,正是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让古老文明在当下焕发新的光彩。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

韩营颖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以理论为支撑,实现剧目的创新。以传统故事人物为原型,学生创作了系列木偶作品20余件,有效地保护和传承了“北方木偶传统制作技艺与表演”项目,有效地传播了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魂,并积极探索构建具有高校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必将在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质量与水平上做出贡献。


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张燕楠

这次艺术学院学生们的木偶戏的剧目创作、木偶表演和舞台呈现,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生生不息的希望。东北大学艺术学院积极探索新的设计理念与制作技艺,将当代视觉传达艺术与北方木偶制作结合起来,赋予其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技法、新范式、新模态。本项目基地既能够使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传统形式制作“原汁原味”的传统木偶,又能够合理地利用新兴技术进行“新木偶”的创新与研发活动。


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

张国臣

作为东北地区“双一流”高校之一,东北大学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努力打造卓越促进、特色牵动的学科体系。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方木偶戏作为中国木偶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历史跨越千年,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民俗内涵。通过教育部《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看到我们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木偶戏的表演,我深受感动,因为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场生动鲜活的表演,更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辽宁广播电视台国家一级导演

耿柳

对于流传了千百年的木偶剧来说,红色题材的植入,赋予了传统艺术崭新的活力。而这“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2020届的高校学子,着实令人振奋。通过教育部《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展示的不仅仅是一个木偶剧,而且是一次融传统与现代、体现知行合一的完美呈现。从微观说,这是热爱艺术的学子们一次倾情展示;从宏观看,这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


辽宁省曲艺家协会秘书长

刘蕾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不朽价值。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木偶表演艺术团的团员们排演的木偶剧,可以说是当代大学生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一个典范。整部木偶剧在年轻人的手中活灵活现,虽是传统作品,但表演现场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时代的气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诠释才是薪火传承的种子。祝贺木偶剧团登上《传承的力量》重阳节篇的舞台,同时也希望学子们能创作出更多精彩的木偶剧。


《音乐生活》杂志社副主编

崔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元素更是彰显中华精神的价值所在。用木偶剧的形式展现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是一种文化融合,更是从多元文化角度出发,重塑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品质。这次木偶剧在继承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舞美、音乐等相关文化属性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创新,有一定的观赏性与文化价值,对于木偶剧的未来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为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于璧嘉】

视频|廖昌永:小时候从没想过做一个音乐家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1-01 20:45:50

文明社会·史前文化第一次整合·最初的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0-26 10:41:40

深夜叩开山门,踏入宋元中国的“炼铁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0-26 10:41:38

10年1000万册,中国读者为什么爱《百年孤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0-26 14:52:14

我们从“失败”“避雷”的小组里得到什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0-24 18:47:11

今天的我们为什么还读“140岁”的鲁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0-18 20:39:17

中青阅读9月推荐书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0-18 20:39:04

《第十二秒》开播,“双生万茜”上演悬疑大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0-18 22: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