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明星代言、搞模仿秀、表情包卖萌……文物“网红化”是正确的吗

作者:简工博 来源:上观新闻2022年05月19日


昨天一早,收藏有东汉石辟邪、曹魏白玉杯、唐三彩黑釉马等珍贵文物的洛阳博物馆公开宣布,偶像艺人王一博成为博物馆的推广大使,冲上了微博热搜。

5·18国际博物馆日,不少博物馆的文物藏品纷纷与互联网热点相结合: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科普视频指出《甄嬛传》中雍正、甄嬛“穿错了衣服”;南京博物院的馆藏文物被做成一组搞怪的表情包;安徽一家幼儿园干脆搞起了“文物模仿秀”……

见证历史的文物,以搞怪卖萌的姿态闯入互联网原住民的视野。在一些网友看来,这样的创意揭开了文物的神秘面纱,可以吸引更多普通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关注文物与历史;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历史是严肃甚至是残酷的,以娱乐化方式推广历史消解了文物背后历史的严肃性。

偶像化还是专业化?

看到王一博成为洛阳博物馆的推广大使,家住肇嘉浜路的曹家睿立即搜索了洛阳博物馆的信息。“以前知道洛阳是古都,去过龙门石窟和白马寺,却不知道洛阳博物馆藏了什么宝贝。”曹家睿坦言身为王一博的“路人粉”,对其不久前出演的电视剧《风起洛阳》中唐朝生活场景非常有兴趣,她把这一次合作视为“梦幻联动”,也准备疫情后再探这一“十三朝古都”。“王一博本来就是洛阳人,为家乡代言很正能量。现在年轻艺人越来越注重从传统中发现美,比如娄艺潇出席公开活动常穿汉服,井柏然和刘诗诗在央视也穿宋代服饰表演,这对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是正向激励。”

南京博物院的铜灯被制成“比心”表情包

“相比明星代言,我更希望看到宣传推广中出现权威学者的身影。”从事古代美术研究的陆先生坦言,如今已有太多人借助“历史”“传统文化”之名博取流量,其中很多知识是错误的,却因为有明星效应而广为流传。“比如现在某些制片人推出的古装剧,大谈服化道如何‘还原’‘复兴’,参考了多少博物馆资料,结果让错误广为流传,实际上文物就在博物馆,号称热爱‘传统文化’的观众却鲜少问津。”在他看来,博物馆要守住史实这条红线,“不能迷失在对流量的追求中。”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专业的文博机构不必排斥与偶像艺人合作,“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服装艺术学院的年度大展,每年5月都会举办慈善宴会,也会邀请很多明星。”从事文博策展工作多年的江先生告诉记者,偶像艺人的影响力有助于吸引更多年轻粉丝注意到博物馆,“后面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亲和力还是高冷范?

在上海博物馆今年的“我看博物馆”金点子征稿活动中,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的杨路嘉在正文中提及,自己第一次进上海博物馆是看黑石号沉船特展,而契机是当时自己“迷恋海盗”,被沉船、宝藏这些词吸引进了博物馆。与其同校的谢艺祯则想在博物馆“触摸青铜器上的纹路到底有多么精致”“体验古代钱币携带和使用方便吗”“想试一下在‘五牛枕’上睡觉舒不舒服”。

比起那些习惯了隔着玻璃橱窗观察文物的文博爱好者,年轻人们更希望文物与自己的兴趣点相连接,甚至能体验和感受到文物。江先生坦言,“年轻人想法不断变化,博物馆的工作要更创新,更贴近他们。”

昨天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科普视频,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严勇就以豆瓣拿下9.3高分的《甄嬛传》剧照为例介绍了当时的穿衣规律:甄嬛头戴的“大拉翅”是身着便服时才戴的冠饰,剧照中配了一件朝服,朝服的颜色应是黄色而不是图中的红色,朝服外的朝褂纹样也错了。

故宫专家指出《甄嬛传》中服饰错误

家住真北路的市民姚蕾疫情期间又看了一遍《甄嬛传》,“没想到甄嬛一身就是一本历史知识订正本。”在一些网友的评论里,让故宫的专家挑刺《甄嬛传》无异于“大炮打蚊子”,但她认为这样的科普方式“既权威又接地气”,“这样的方式更能激发普通人对于历史知识的兴趣。”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样的科普方式过于“碎片化”和“实用主义”。“文史知识是系统连贯的,即使一件衣服也和当时的生活方式乃至经济状况相关。”从事历史教育的岳先生表示,比起在网上获得碎片化的知识,年轻人最好养成阅读的习惯,“这样才能了解‘知识点’背后的意义,把知识点连成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守住博物馆还是拥抱互联网?

由南京博物院一组文物制作而成的“表情包”,博物馆日又一次在网上走红,其中不少文物已是互联网上颇具名气的“网红”。

一盏西汉铜灯,因其两臂环绕至顶,与现在不少年轻人拍照时“比心”的造型很接近,于是被做成了旋转“比心”的样子;另一件人面瓦当,雕刻的人像咧嘴大笑,被配上了“我就笑笑不说话”的字样;还有三尊陶俑,干脆坐在了一张麻将桌前“三缺一”,网上甚至还出现了各地博物馆“最萌文物”的集纳和评选。一些网友惊叹:“没想到这些穿越千百年岁月的文物,还有这么‘萌’的一面。”而安徽省合肥市双岗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来了一次文物模仿秀,包括《簪花仕女图》、击鼓说唱俑在内的诸多知名文物,都被孩子模仿个遍。

安徽一幼儿园孩子的“文物模仿秀”

尽管文物“卖萌”在网上流行,一些人却试图“浇一盆冷水”。“很多文物背后的历史是很严肃甚至是很残酷的。”文博爱好者司先生在搜索不久前出炉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时了解到,陕西西安江村大墓出土的陶俑中有带着刑具的形象,有人说那是“今年最流行的大项圈”。“这一形象背后可能是一个个悲惨的故事。”在他看来,互联网式“解构”,也许会淹没历史的真相。

“互联网时代,没有人能脱离网络,博物馆当然不能。”在江先生看来,博物馆拥抱互联网是大势所趋,并且可以取得双赢:“比如河南博物院在综艺节目领域的尝试,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欢,说明年轻人不是不喜欢历史和传统文化,而是缺少点燃兴趣爱好的契机。这样的‘网红’有什么不好呢?”江先生举例说,当年故宫开发文创产品时,也曾有过“文化不可商业化”的争议,但如今各大博物馆都在推出文创,甚至抢占元宇宙的先机。“当然,只有线下把博物馆的研究和展出做扎实,才能给网上天马行空的创意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龚蓉梅】

青春云游记 | 武夷山·春茶季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4 10:56:10

青春云游记 | 寻美南平,畅游闽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4 10:56:04

中青教育 | 工业歌曲展播:我们同在这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4 09:34:44

青春云游记 | 一日莒县客,千年齐鲁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3 11:11:16

青春云游记 | 我和我的家乡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3 11:11:09

青春云游记 | 南粤古驿道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3 11:11:06

苏州庆祝建团百年原创歌曲《青春永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2 12:10:39

和豹小花一起向未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1 22:02:00

“一带一路”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0 10:26:49